中国都市文化网

淄博淄川:昆仑都瓷苑分会挂牌成立

头条 来源:晨报之声 38140℃

本网山东讯(特邀记者 齐升祥 通讯员 王升远 赵增刚)4月18日上午,淄博市文史书画研究会(简称:市会)昆仑都瓷苑分会授牌仪式在淄川区昆仑镇都瓷苑举行。市文联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吕德民,以及市文史书画研究会领导共同为昆仑都瓷苑分会授牌,中国工行业美术大师兼都瓷苑党支部书记刘永强接牌。市会名誉会长,淄川区分会、博山区分会、淄矿社区分会等分会长,以及淄博墨海画院院长参加授牌仪式。

刘永强同志致欢迎词:欢迎市文联领导和市文史书画研究会的各位书画艺术家莅临指导,并见证淄博市文史书画研究会昆仑都瓷苑授牌仪式。一是关于陶瓷与书画,同为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艺术瑰宝。陶瓷以土为骨、以火为魂,书画以笔为媒、以墨为韵,两者虽形式各异,却共同承载着东方美学的精神内核。今日诸位前来传经送宝,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,更是一场跨越材质与时空的对话。二是都瓷苑项目建于1970年,曾为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的老校址,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,发展陶瓷文化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。博物馆于2024年建成,整体面积4200平米,主要分为鲁青瓷的历时渊源、制作工艺和瓷种特点,刻瓷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工艺介绍,以及刘永强的成就和精品展示三个部分。三是自2024年9月27日开馆开展以来,游客络绎不绝,成为大部分年轻游客网红打卡点。目前,博物馆在抖音等平台上依然话题不断,网友纷纷表示:“被淄博美到失语的鲁青瓷展震惊”“在淄博,我找到了东方刻瓷美学的心脏”……四是接下来的参观与互动中,诸位定能尽情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,同时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见解。我们相信,这次授牌和交流必将为双方带来启发与收获,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。愿陶瓷与书画的艺术之光交相辉映!

吕德民同志最后讲话。他说,淄博市文史书画研究会一是近年来的发展是稳健的,尤其在文艺创作、组织书画活动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为文化强市建设做出了贡献。二是市会领导通过组织各类活动,凝聚了人心。发展靠大家,也靠市会和名家带动,各分会也搞了许多拓展,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发展的舞台和空间。三是通过观看专题片,更深入地了解到刘永强大师的艺术成就,以及对陶瓷业发展、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。陶瓷艺术的发展,还需要各类文化艺术地融入,陶瓷业需要艺术嫁接,就如写文章,利用新的写作手段,文章会写得更好。刘大师刻制了五百罗汉、孔子与72贤图、清明上河图、巨型瓷瓶、元首刻盘等,文化艺术水平提高很快,成就斐然,下一步要与艺术家们多沟通、文企联姻,取得更大成绩。四是在现有基础上要创新。书画不仅要有纸质载体,也要有陶瓷等新的载体,陶瓷与书画艺术,要共生共存,相互促进。书画创作和陶瓷结合起来,艺术才会更有生命力。

按照议程,吕主席和市文史书画研究会王会长为昆仑都瓷苑分会授牌,刘永强接牌;书画家们为分会的成立赠送了书画作品,并到都瓷苑门前合影留念。

接着,刘永强大师引领大家参观了淄博市刘永强陶瓷艺术博物馆。他为大家介绍了原淄博瓷厂的历史、鲁青瓷的发展。在陶瓷制作车间,他讲解了陶瓷的设计、生产制作流程。

在其陶瓷艺术博物馆,他介绍了他使用的刻瓷工具、收藏的各个时期陶瓷艺术品,重点介绍了五百罗汉、孔子与72贤图、巨型刻瓷瓷板画、元首刻盘,以及各类荣誉证书。

来到陶瓷艺术博物馆,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由陶瓷艺术作品汇聚的璀璨世界,瓷上的云泉丘壑、山川美景、飞鸟走兽、人物肖像……无不活灵活现,让人叹为观止。更有镇馆之宝——被艺术界专家称之为“刻瓷巨著”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、当今最大的鲁青瓷刻瓷大瓶《敦煌礼佛图》、刻瓷巨瓶《稳如泰山》、世界上最大的强化瓷碗刻瓷《五百罗汉图》、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作完成青瓷鼎巨作《鼎盛图》、还有《百骏图》、入选2024年山东手造·优选100 的鲁青瓷十二生肖等等......

徜徉其中,探寻艺术的内涵,感受瓷器的魅力,既引发一种穿越古今的遐想,又得到精神的熏陶与升华。让大家倍加敬佩刘永强大师,更使人流连忘返。正如游客们所言:“本以为陶瓷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,没想到它也能如此接地气。

活动结束后,全体人员合影留念。

本文内容转载自:晨报之声,原标题《淄博淄川:昆仑都瓷苑分会挂牌成立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